top of page
​易 经 系 列
 
2013

观念阐述

《易经》系列是我最早有意识地进入抽象艺术创作的实验性作品,它源于我对一系列问题检验:在无预设情况下的创作,是否仍然能够承载真实且可感知的意义? 当艺术家放弃对创作的主控权时,是否真的有某种“不可见的力量”参与其中?而这种神秘感是否对人类是可感的?

问题起源自我对一位抽象艺术家的采访。她声称自己的创作受神秘宗教体验的影响, 画面结果似乎被一种不可见的力量所引导。 另一更久远的影响则来自艺术史中长久的神秘倾向,尤其是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绘画种子说让我深感兴趣。我决定亲身验证这种神秘主义的可能性,我采用了丙烯的流动性、泼洒性让我得以在某种程度上“退出”对图像的控制,让画面自由生成 。那段时间,我常常在半夜起身去看画作如何在无人时悄悄生长 。

结果是,我惊奇地发现这些画之间存在着似有默契的独属于我的相似性,但我又始终为某种不确定性感到不安。直到我尝试用《易经》六十四卦命名这些作品,那种忽上忽下的躁动不安才得以平息,似乎发生了某种奇迹:作品和卦象间的契合使得画突然间变“沉”了,好像真的吸收了易经的能量一般。我们知道,《易经》的六十四卦由八种自然意象两两相叠构成:天、地、水、火、雷、风、山、泽。 在此系列创作中,丙烯色彩的碰撞与流动在潜意识和某种神秘存在的合作下,共同织造了风火雷电上下交错的河图洛书,暗藏着种种隐藏命理玄机的天地牌面 。意与象的对应难言逻辑,却出奇精准。例如:作品《易-师》呈现出山崩水涌的气势,恰与师卦象征的动员与征战之势暗合;《易-豫》仿佛地动万物萌发,正是豫卦象征的欣悦与始动之景;而《易-蹇》展现出冰封与阻滞般的强大张力,呼应了蹇卦所代表的艰难与阻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应该说,非预设式创作是艺术史上的重要转折,它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过于沉重规矩的大门。通过我个体的体验,我发现这扇门之后还有更多的门与窗。 “非预设”不等于放弃一切控制,全凭“神”做主。 它激发的是艺术家更深层的潜意识——视觉记忆、身体经验、知识残片——共同作用于画面生成。

通过易经系列的创作,我开始关注“无我”与“有我”,或说神与人之间的共处平衡。 海德格尔的“向死而生”,林中路中的“遮蔽”与“解蔽”的存在主义让艺术生产过程充满惊喜,然而骨子里,我更倾向于克尔凯戈尔的有神论存在主义。我的艺术是不可以没有神的,也不可以没有我的。

易经系列是我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咬合的起点,此后的 《悬浮》《静穆》《抽象剧场》《重写本》《文字》系列均延续了在理论与实践的咬合中不断延展的工作方式,这种工作方式导致了某种自给自足、自问自答、自洽自圆的创作状态 。

冥-1.jpg

冥-1,

布面油画 150cm*120cm,

2013 

收藏

冥_编辑.jpg

冥-2,

布面油画 150cm*120cm,

2013 

收藏

冥-2_edited.jpg

易-豫,

布面油画,150cm*120cm,

2013
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0_edited_edit

易-萃

布面丙烯,300*240cm

2012

收藏

I Ching - Xiaoguo.jpg

易-遁,

布面丙烯150*120cm,

2012

I Ching - Jian.jpg

易-蹇
布面丙烯,150*120cm
2012
收藏

I Ching-Shi.jpg

易- 师
布面丙烯,150*120cm
2012
收藏

I Ching - Bi.jpg

易-比
布面丙烯,150*120cm
2012
收藏

I Ching - Daguo.jpg

易-大过

布面丙烯,150*120cm

2012

收藏

I Ching - lin.jpg

易-临
布面丙烯,150*120cm
2012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6-04 at 9.00.20 PM.png

易-损

布面丙烯,150*120cm

2012
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6-04 at 8.59.20 PM.png

易-蒙

布面丙烯,150*120cm

2012

收藏

2683-44_edited.jpg

易-无妄

布面丙烯,150*120cm

2012

收藏

_MG_5213-Edit_edited.jpg

易-需
布面丙烯,150*120cm
2012

2683-26_edited.jpg

易-需

布面丙烯,90*70cm

2012
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1.55.23 AM.png

易-大壮

布面丙烯,90*70cm

2012

收藏

2683-29_edited.jpg

易-鼎

布面丙烯,150*120cm

2012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0.47_edited.j

易-既济

布面丙烯,90*70cm

2012

收藏

2683-14_edited.jpg

易-渐

布面丙烯,70*90cm

2012

收藏

I Ching - Kan B_edited_edited.jpg

泼彩造景-4

布面丙烯,90*70cm 

2011

造景3.jpg

泼彩造景-3

布面丙烯,40*30cm 

2011
收藏

造景1 copy.jpeg

泼彩造景-2

布面丙烯,40*30cm 

2011
收藏

造景2 copy.jpeg

泼彩造景-2

布面丙烯,40*30cm 

2011
收藏

I Ching - Weiji_edited.jpg

未命名,

布面丙烯,110*40cm 

2011


罗一,出生于中国,现居纽约,是一位致力于图像哲学与文化维度探究的当代艺术家。她的实践涵盖绘画、雕塑、装置、写作与空间行动,作品探索抽象语言与人类经验的关系,强调文化记忆、精神体验与跨学科生成。
她从传统哲思与文化记忆中挖掘图像的当代表达,系列作品如《Suspending》《Before the word》《Red Mountain》等,展开对抽象与文化重构的探索。她在纽约设立“罗一艺术空间”,将行动艺术转化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实践路径。
她的作品曾于中国、欧美重要机构展出,获国际藏家青睐。

本网站中署名为罗一的文字,其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版权均归艺术家 Loy Luo 所有;所有作品图像亦归罗一本人所有。欢迎在注明出处与署名的前提下分享或引用,仅限非商业用途,且不得擅自修改、删改或改编。如需进行商业使用、出版、翻译,或其他形式的改写与再创作,须事先取得艺术家本人授权。

本作品受 Creative Commons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”(BY-NC-ND)协议保护。

www.loyluo.art     Instagram: @loyluo

 

347-459-7255. |  loyluoart@gmail.com​  | info@loyluospace.com. | LoyLuoSpace  101 Lafayette St, NYC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