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​ 体验:悬浮


2015

空无在空无中徘徊,繁多在繁多里消逝——超越对位困局

文/羅一

我曾花费一年多时间做研究,终于仿效德勒兹在《感觉的逻辑》 一书中阐释培根,以尼采的欲望哲学为主线阐释一位艺术家及其艺 术。在我的判断里伊之生命就像一团跌宕不宁的欲望之火,我以为 尼采哲学是其作品气韵的适当对位,可我自己的对位呢?很多年, 我力图旁观自我,反复寻找、体验,在图像里、形体中、文字间, 有时内心就像那个喊着:“我是谁?谁是我?“的失魂人一样自问不 休。我是一团熊熊燃烧义无反顾的火吗?我没有那么强盛。我是一 湾在尘世中不断自污自净的水吗?我没有那么沉静。我认同徐复观 笔下中国艺术精神的超越本质,但却以为,超越到山水自然境界看 似无我,念念不息还在我,离世无为却终又挂碍。我以为世界各种 族最精粹的艺术实践都体现了精神超越的本质,都试图摆脱尘世肉 身之繁重羁缚,只不过超越的去向及层级各自不同。

我个人更多赞许类似基督教特色的当代超越实践,它从另一角度 认同了原始基督教艺术拒绝偶像刻划的正当性,即重返上帝无形 无相的真实全在,从而开启了艺术世界精神对物质决绝超离的勇 敢尝试。同时精神超越物质但绝不超离人间,相反,它时时刻刻 分分秒秒都在人间,在人心。因为人是上帝的选民,是物质渡向 精神的器皿。

由于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的功劳,西方的宗教与哲学,尘世与天界的壁垒早已是打通的,分隔倒是后来的事。柏拉图以一种过于激烈 的论调,揭示了艺术是否能够穿越肉身屏障抵达精神之真的问题。 之后在各种艺术理论的辩护中,千百年来,艺术始终在影像求真中奋战,直至宣告模仿艺术追逐世界真相的彻底破产。在对外相真实 不可靠的认知上,东方艺术比西方艺术更早觉醒,但不彻底,事实上。 要经由抽象主义的宣告,至上主义的挑战,观念艺术的犯险………精神,更自由精神的纯然舞蹈才成为严肃艺术家们的动心追求。马列维其,克莱因,塔皮埃斯,罗斯科,一颗颗善于在空中起舞的是,只因 其内心深处的巨大能量无法遏制才光芒班理地美艳。而宗教、哲学、 艺术也只有时至今日才真正走向,或开始走向三位一体的荣光。

按照中国古典美学关于精神气的与艺术品质的对位理论,我们所有 的困局都将在精神超升的路上化解。再向前行,我们将往何处,无 人得知,可振动的精神的翅膀会听风。

我坚信在空之心中一如在人之心中,有一些燃烧的火,“重读克莱因。 越发坚信一个人的艺术正是一个人的生命哲学或宗教。趣味决定样 貌,格局决定气象,而性格则是艺术实践中无论变与不变都将深深 镌刻的烙印。古往今来,大家自有大气象,气象不从刻意营造中来。 气象来自你的心在对命运或顺从或抗争中究竟对世界宇宙有多大包 容,气象来自你对人之为人究竟有多深切悟。

或许由于心理暗示,或许双子星座、AB血型真的注定了我终生不可 摆脱的矛盾分裂,加之后天所受的东西方两条文明河流的滋养,黄土 海洋,冒险谨慎,坦荡局促,明明幽闭,沉静激烈,使我无时不在我 与我之奋战中消耗着生命与流年。性格决定使命,我想我的使命应该 就是将所有似乎无法共存的矛盾在体内共存,在艺术里融合。

空无在空无中徘徊,繁多在繁多里消逝。这样的诗意情境正是 情境,更是生命宇宙终极情境,东方西方,哲学宗教,人与字亩, 肉身精神,空无繁多,存在消逝…………如古老的太极图腾,在两极打 立中动起来,旋起来,互相侵犯渗透,又互相抵制疏离,当艺术进 入这样的场境,生命便无法言喻地宏阔了,美妙了,值得了。


 

2683-31_副本_edited.jpg

​悬浮-5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2015,
收藏

​异质-1
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30_副本_edited_edited.jpg

​悬浮-4
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36_edited_edited.jpg

​悬浮-2

综合材料 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43_edited_edited.jpg

​异质-2
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2.56.07 PM.png

听复-1

综合材料 ROOT-1,

2015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2.56_edited.j

​悬浮-6
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28_副本_edited_edited.jpg

​悬浮-3

综合材料 150*12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33.jpg
元系列4_edited_edited_edited_edited.jpg

​元-4,

布面油画, 100*100cm,

2015,

收藏

元系列5_edited_edited_edited.jpg

​元-4,

布面油画, 100*100cm,

2015,

收藏

2683-9_副本_副本_edited_edited_edited_edited

​未命名之记忆-6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,

收藏

2683-37_副本.jpg

​未命名之记忆-4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

2683-22.jpg

​芒-1,

综合材料, 90*70cm,

2014

2683-38_副本.jpg
2683-13.tif
2683-7.jpg

​未命名之记忆-2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,

收藏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2_edited.jpg

​未命名之记忆-7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

1446906953_258421.jpg_edited.jpg

​未命名之记忆-1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,

收藏

​启-2, 布面油画, 30*40cm, 2014, Collected

Screen Shot 2025-05-01 at 12.54_edited.j

​未命名之记忆-8,

综合材料,  90*70cm,

2014,

收藏

2683-2.jpg

​启-2,

布面油画, 30*40cm,

2014,

收藏

2683-1.jpg

​启-1,

布面油画, 30*40cm,

2014,

收藏


罗一,出生于中国,现居纽约,是一位致力于图像哲学与文化维度探究的当代艺术家。她的实践涵盖绘画、雕塑、装置、写作与空间行动,作品探索抽象语言与人类经验的关系,强调文化记忆、精神体验与跨学科生成。
她从传统哲思与文化记忆中挖掘图像的当代表达,系列作品如《Suspending》《Before the word》《Red Mountain》等,展开对抽象与文化重构的探索。她在纽约设立“罗一艺术空间”,将行动艺术转化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实践路径。
她的作品曾于中国、欧美重要机构展出,获国际藏家青睐。

本网站中署名为罗一的文字,其内容及所表达的思想版权均归艺术家 Loy Luo 所有;所有作品图像亦归罗一本人所有。欢迎在注明出处与署名的前提下分享或引用,仅限非商业用途,且不得擅自修改、删改或改编。如需进行商业使用、出版、翻译,或其他形式的改写与再创作,须事先取得艺术家本人授权。

本作品受 Creative Commons “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”(BY-NC-ND)协议保护。

www.loyluo.art     Instagram: @loyluo

 

347-459-7255. |  loyluoart@gmail.com​  | info@loyluospace.com. | LoyLuoSpace  101 Lafayette St, NYC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