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:文字之前
贡布里希的《艺术的故事》中有一句最为人熟知的名言:“根本就不存在大写的艺术,只有艺术家。”在创作的过程中,当她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落入标记和书写的姿态中时,Loy Luo 终于找到了回应贡布里希关于艺术和艺术家命题的方式。
事实上,人类首次进行艺术创作的那一刻,大写的“艺术”就诞生了。而艺术家则是艺术史的产物。在创作名为《文字之前》的新系列时,罗志祥意识到,当艺术家进行创作时——无论最终的作品在旁人看来多么实用或具有装饰性——看似无意识的书写或标记行为,却成为了形而上学与物质世界之间的桥梁。即使是以今天的标准来看,所谓的“原始人”,也可能会在洞穴的岩壁上偷偷地刻下痕迹,同时或许在不知不觉中追问: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要去哪里?”
罗的笔触系列看似延续了东亚文化与生俱来的书写冲动,但她的意图却更深远——指向一种更原始的状态,指向存在本身的开端。正如哲学家必须重置到零点才能重建他们的思想体系,罗相信艺术家也必须“归零”,才能重新连接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,并构建他们自己的语言。
这种个人语言体系的建构过程漫长而复杂:从早期抄写书籍以加深记忆与注意力;到以反复抄写佛经作为自我仪式以平息焦虑、寻求平静;到旅居海外以抄写《诗经》《楚辞》以排解思乡之情;到东西方文本的叠置与并置;到自创拟谱、涂抹、刮擦、擦除以模糊可读性并唤醒文本的视觉能量;到拼贴、装置、模糊、多义字符的创作——所有这些都是在不断探寻新的视觉与语言秩序的实验。
她最重要的突破是:从文字,到文字之前。这不仅标志着回归前语言状态,更是一次飞跃——从文化到哲学。

红山文化 -1
布面油画 48*48"
2024

红山文化-2,布面油画,48*48英寸,2024

《半部金刚经》,混合材料,60*84英寸,2021-2023

古琴-1,混合媒介,60*72英寸,2023年

古琴-2,混合 媒介,60*72英寸,2023

古琴-3,混合媒介,60*72英寸,2023年
古琴-3,混合媒介,60*72英寸,2023
_edited_edited_edited_e.jpg)
心经-1,混合材料,60*72英寸,2023年

心经-3,混合材料,60*72,2023
心经-3,混合材料,60*72英寸,2023年

陋室铭,布板油画,70*90cm,2013-2024,已收藏

文字之前-1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文字之前-2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文字之前-3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文字之前-4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文字之前-5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文字之前-6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,收藏

文字之前-7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,收藏

文字之前-8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,收藏

文字之前-9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,收藏

字痕-1,布板油画,24*30cm,2025,收藏

字痕-2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,收藏

线舞-1,布板油画,30*30cm,2025

线舞-2,布板油画,24*30cm,2025,收藏

线舞-3,布板油画,24*30cm
